|
关注盐城市书协官方微信。获取展览预告、书家推荐,书法交流等信息。 |
|
|
莞城美术馆“镇馆之宝” 明木版印刷珍品现身 |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admin |
不比夏彝周鼎的历史久远,不似美玉翡翠的流光溢彩,它以渐沁渐深的手法、几近逼真的效果,却一样征服了世人,让人们记住了中国收藏界中的另一件艺术瑰宝——明代胡正言饾版彩印。如今,这种彩色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失传,只留给世人6套采用这一技术印刷出来的版本。作为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现今就被刚刚开馆的莞城美术馆以重金从外地买回,正式成为东莞收藏镇馆之宝。
东莞收藏版本最接近原作
在莞城美术馆四楼古籍馆内,在一众古珍佳品中,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被分别放在最显眼的展览橱窗和收藏室A区内。莞城美术馆古籍管理员曾燕芬告诉记者,明代胡正言作品在收藏界一直都是可遇不可求。尤其是他在明天启七年刊刻的十竹斋书画谱在当时称得上是鸿篇巨制,影响直达后世。全书共分书画谱、竹谱、梅谱、兰谱、石谱、果品谱、墨华谱8卷。现如今流传于世的是1985年上海朵云轩翻刻重印的版本,全国只有6套。东莞收藏的这套曾获莱比锡国际图书艺术展览最高奖项——国家大奖,逼真效果直逼原作。
十竹斋笺谱的主要内容以古玩、名花奇石为主,并结合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画中不以人物出现,以物隐喻,着墨简练,最难得的是此笺谱还加入了“拱花”绝技,妙手空前。曾燕芬说,虽经300多年变迁,十竹斋笺谱已无法再现原作,不过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佳版本就是这套刚刚从外地重金购回的1952年北京荣宝斋木刻水印十竹斋笺谱,全书无论从印制还是装帧,都最接近原作。
现身东莞
“拱花”绝技通篇不着墨
据莞城图书馆方面了解,胡正言彩印之所以受收藏界追捧,最主要源于其发明的饾版和拱花两种特版印刷技法。其中饾版最难的一点就是逐色套印。与文字套印相比,难度更大的就在于所仿照的原作一是颜色更杂,二是位置更难把握。一般来讲,原作使用了几种色彩,套印时就应准备几块色版,而且套色位置也要根据原作进行勾勒,对制作者从篆刻、绘画、制墨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正因如此,饾版一直无法成批量印刷,基本都是专版专用。
在馆内专人陪同下,记者打开了十竹斋书画谱。映入眼帘的是一页白净、细腻的彩画。不仅纸面看上去没有受到百年历史的岁月冲刷、洁白无瑕,而且细腻的纹路、逼真的画面就像是一幅真实的彩色绘画呈现眼前。而另一本十竹斋笺谱加入的拱花技术,则以纯线条来表现花纹,类似现代的凸凹印法。据介绍,如果整个画面都采用拱花技术制成,通篇看下来将是不见一处着墨,百年前的做工精美在现在看来都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借阅两谱须副高以上职称
曾燕芬告诉记者,莞城图书馆对收藏的古籍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按照古籍重要性的大小,分别进行了A、B、C、D等不同分类。一般来讲,像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这类A级珍贵藏本,只能用作展览与收藏,除非因特殊用途必须外借,借阅者必须持个人资料、副高以上职称和单位介绍信到馆办理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才能外借。
此外,对所有入馆借阅古籍者,首次入馆还要详细登记个人资料。入内借阅时除了必须用图书馆提供的专用笔纸,还要戴专用白手套,以防止古籍被划花或弄脏。
名词解释:
饾版——木版水印中的一种,出现于明代末年,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是指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入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术。
拱花——是一种不着墨的印刷方法,以凸出或凹下的线条来表现花纹,类似现代的凸凹印、浮雕印。 | |
|
|
|
【郑重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盐城市书法家协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市书法家协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市书法家协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盐城市书法家协会)或未注明来源”的作品,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QQ:2511043441 |
|